IMG_2568.JPG      


 

產品經理一開始對產品的定位,就決定了未來產品成功與否,方向對了,成功機率自然就高。

#換句話說如果方向錯就很難救了......

 


產品經理的一個很重要的工作,就是幫產品訂出明確的定位以及方向。這個工作從外人看起來,好像只是作作投影片,動動嘴巴即可,但一旦在產品開發的初期,方向訂錯了,就算後面產品開發的再好也不會是成功的案子。套句以前聽過一位很有經驗的PM前輩說過的話: 

"產品的方向和定位對了,就算後面做了一些錯的事情,案子還是會成功,反之,方向與定位不對,就算作再多對的事情,還是不會成功!" 

以近兩年來,無論是從話題或是銷售來看,以市場上最紅的穿戴裝置-Fitbit為例,談談個人對於產品定位的想法。先說個我在我父親的家鄉關西鎮市集中,聽到的一個小故事。

如果你是一個賣醬料罐頭的攤販,現在有兩樣東西可以選擇販售,一種是干貝醬,另一種是辣椒醬,干貝醬在市集中完全沒有其他攤販販售,辣椒醬可能有超過十攤的競爭者, 你會選擇哪一種來賣? 我曾經就跟一個擺攤超過20年的長輩聊過,他完全不考慮就選擇了辣椒醬。原因很簡單,當地人對干貝醬還是很陌生,光是教育消費者怎麼用在料理中,就要花一段時間,加上需求量少,就算拿下市集內干貝醬銷售的100%市佔率,還不如在競爭激烈的辣椒醬市場拿下5%市占率所賺的錢。簡單說,只要想辦法在辣椒醬市場中,做一點差異化 (ex. 價格便宜一點,包裝更精美),勝出後就能拿到一定的利潤 (但重點是一定要有差異化,否則最後一定會流於殺價競爭....)

如果把同樣的道理,套用在Fitbit上,基本上這家公司完全把握這個成功的必勝公式(這也不是我說的,大家只要在Google裡面輸入”Fitbit成功關鍵”,就會看到一堆相同論點的文章),相較於其他穿戴式裝置,它完全不強調跟穿戴有關的"戴起來很有型","搭配衣服很讚","手機的輔助功能"等特點,反而是仿照傳統計步器,傳達給消費者生活,健康,控制體重等核心概念。簡單的說,他就是告訴你”我就是一個計步器”,背後的目的,個人猜測是他們認為想買計步器的消費者,一定比想買穿戴裝置的多,他還是希望搶到相對大的市場和量。

或許有人會問,進一個已經相對成熟的市場,不會有太大的成長潛力,但反過來想,如果這個市場已經相對穩定,競品也沒有太大的規格變化,那是不是只要多一兩個賣點, 就很容易地在競品中輕鬆勝出,而非只為了追求所謂"利基"市場,投入大筆資源在"根本還不確定有沒有需求的產品中"。Fitbit很清楚的,就是利用app + web互聯網的概念,從2011年上市後,拉開跟Omron計步器的差異,再加USD 79-99的價格,雖然是傳統計步器的2-3倍價格,但因為還在美歐消費者購買消費性商品的價格甜蜜點以內,不敢說已經取代了傳統計步器,但至少已經吃掉一部份傳統計步器的市場。

除了Fitbit,Gopro和Tesla也是走同樣的策略,基本上他們告訴使用者,他們賣的還是攝影機和汽車,而非創造一個全新但使用者不懂或很難理解的商品,最重要的是搭配比起其他競品更潮更不一樣的賣點 (ex. 動態拍攝品質,智能化的駕駛體驗),讓原先就要夠買攝影機或汽車的族群,會願意多花點錢買這兩個創新品牌,這兩個品牌的產品認知操作方式,也是很值得我們參考的。

從Fiibit的例子,在產品定位以及方向上,很重要的一堂課就是,產品主訴求選擇一個本來user就懂的東西,再加上一個跟別的競品不同賣點,不僅可以省去教育市場和消費者的成本,也因為消費者可以很容易知道"你賣的是什麼",市場原先也就有一定規模,相較利基產品來說,衝高銷售量的機率也會比較高。

不過,我的觀點也不一定完全正確,大家看看參考就好.........

 

延伸閱讀: [大公司小員工12] 像豬一樣的隊友,談談產品經理在工作內容上要小心別犯的錯

 

arrow
arrow

    賴皮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