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數位健康.jpg

提到牙技師或齒模師,許多人可能不太熟悉這個職業。其實,每一顆你口中精緻貼合的假牙、牙套、牙橋,背後都藏著一位牙技師的巧手與滿滿心血。這是一門結合醫療與工藝的技術活,雖然不直接面對病患,卻深深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與口腔健康。

牙技師的收入與付出幾乎是「一顆一世界」。簡單說就是每製作完成一顆假牙,才能賺到這一顆的錢。即便開設技工所、聘請員工或師傅來幫忙,受限於假牙是「一人一件」手工打造的性質,再多的雙手,產量也無法爆量成長。此外每個人的經驗與手藝都不同,即使請到資深師傅,也無法保證假牙品質一致;再者,具備實力與經驗的師傅,也常會選擇自己創業開設技工所,轉而成為競爭對手。

如果選擇自己開業當老闆,收入的確有機會突破每月十萬以上,但相對代價也不小:每天超過10小時的工時是常態,假日休息更是奢侈;若選擇在牙技所或牙科診所上班,工作時間較為規律,可能朝九晚五,然而收入落在每月4至6萬的區間,相較自由但也有其天花板。

此外,不同的牙科診所,牙醫師對假牙品質的要求有很大差異。對牙醫師來說,假牙不僅關係到病患的滿意度,也是診所重要的獲利來源。因此一旦找到合作順利、溝通有默契的牙技師,往往不輕易更換,價格因素反而不是最關鍵的考量,這也同時意味著牙技所的客戶來源很難快速擴張,導致絕大多數牙技所的規模都不大,也不易規模化經營。

這個行業的挑戰還不止如此。隨著3D列印技術、AI自動化設計的導入,越來越多假牙能以機器快速製作完成,技術門檻已經明顯逐步下降。更有甚者,市場也流傳部分台灣的牙科診所,為了節省成本,會將假牙外包給對岸的技工所製作,進一步壓縮本地牙技師的生存空間。

但話說回來,這個行業真正的價值與難度,正是「客製化」與「美感」的結合。假牙不只是要能咬、能戴,還要自然、舒適、美觀,每個病患的牙床弧度、咬合方式、膚色與牙齒色澤都不同,這些細節,是AI短時間內難以完全取代的。當病患張口微笑的那一刻,自然、協調的牙齒呈現出自信與美麗,正是牙技師最大的成就感來源。

未來展望而言,牙技師這門技藝可能無法再以「傳統手工」走天下,但如果能結合數位化流程、設計思維與專業美學,反而有機會在AI與自動化浪潮中找到定位。也許我們需要的不只是「做得出來」,而是「做得美觀」、「做得個人化」、「做得人性化」,這是牙技師從職人走向設計師的轉變契機。

對於熱愛細節、願意投入時間精進技藝、並勇於與科技接軌的人而言,牙技師依然是一條值得深耕的路。

 

延伸閱讀:[數位健康觀點分享] 3D列印技術的光速發展,未來該何去何從的齒模承造產業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賴皮王 的頭像
    賴皮王

    賴皮王

    賴皮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